两个事实证明, 我国已经实际控制面积80平方公里的南沙五方礁
2024年6月17日,菲律宾违背承诺,派出1艘运补船和2艘充气艇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,企图向非法“坐滩”的“马德雷山号”军舰运送物资,结果被中国海警果断拦阻。
这样的对峙场面在南海并不罕见,就拿五方礁来说,菲律宾也曾两次试图在那里制造"既成事实",但结果如何呢?
五方礁是南沙群岛东北部的一块战略要地,面积达80平方公里,同样处于中菲博弈的前沿。
但与仁爱礁的胶着状态不同,五方礁的控制权问题早已有了明确答案。为什么这么说?两个铁一般的事实足以说明问题。
菲律宾两次搁浅计划全部破产:谁在五方礁说了算?
想要判断一个地方到底归谁控制,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谁能在那里"说了算"。菲律宾在五方礁的两次行动,恰好成了最好的试金石。
2015年底,一艘菲律宾渔船在五方礁附近"意外搁浅"。
船东折腾了好几次都没拖走,最后干脆放弃了,还把船上值钱的设备都拆走了。这时候菲律宾政府跳出来了,说要"人道主义救援",准备派人过去"加固"这艘船,顺便"长期驻守"。
这套路并不新鲜。
1999年,菲律宾就是用这种方式在仁爱礁搞了个"既成事实"——故意将"马德雷山号"登陆舰搁浅在礁盘上,然后派海军陆战队员长期驻守,一占就是25年。
但五方礁的情况完全不同。中国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接到消息后,立即派遣救捞船前往现场,干净利落地将搁浅渔船拖离了浅海区域。菲律宾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。
这件事的后续更有意思。时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的马克·托纳跳出来指责中方"用海军恐吓渔船"。我们外交部的回应很到位:这纯粹是海上救助行为,不存在恐吓问题。个别国家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就进行不实指责,我们对此强烈不满。
菲律宾不甘心,2016年3月又故技重施,派遣一艘废旧运输船到五方礁"搁浅"。
这次我们的反应更加迅速有力——中国海军和海警立即封锁了五方礁海域,4艘军舰加1艘海警船,把整个区域控制得严严实实。搁浅的运输船很快被拖走,处置过程干净利落。
连菲律宾《星报》都不得不承认:"中国的舰船已经完全控制了位于美济礁附近的五方礁。"这可不是我们自己说的,而是对手亲口承认的现实。
两次"搁浅"事件说明了什么?说明五方礁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严密监控之下,任何试图改变现状的行为都会被及时发现和处置。这就是实际控制的最直接体现。
美济岛建成改变游戏规则:一座城的力量有多大?
如果说五方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重要性,那么美济岛的建成则彻底改变了这片海域的力量对比。
美济岛的故事要从1994年底说起。
那时候,我们在美济礁建了一些渔民避风的高脚屋,说白了就是几根钢管搭起来的简易房子。虽然条件艰苦,但总算在那里站住了脚。
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15年。这一年,中国开始在美济礁进行大规模陆域吹填工程。工程规模之大、速度之快,让国际社会为之震惊。
2015年6月10日,美济岛主体吹填工程宣布停工,实际造岛面积达到5.66平方公里,修建混凝土护岸25.7公里,全岛周长超过30公里。
当然,光有个岛还不够,关键是要有实用功能。
经过几年建设,美济岛现在的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,大型港口、高规格机场、先进雷达、通讯系统,该有的都有了,活脱脱就是一座"永不沉没的航母"。
有了美济岛这个战略支点,五方礁的安全系数就不是一个量级了。美济岛距离五方礁不远,可以对它形成有效的辐射覆盖。
菲律宾想再搞什么"搁浅"把戏?门都没有。
美济岛的战略价值不光体现在军事层面,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整个南沙东部的力量格局。
以前我们在南沙的几个点比较分散,缺乏有效的相互支撑。
现在有了美济岛这个"定海神针",周边的三角礁、仙宾礁、半月礁、仙娥礁,当然还有五方礁,都被纳入了一个有机的防护体系。任何一个点受到威胁,其他点都能够及时提供支援。
仙宾礁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。
2024年,我国26艘渔船在仙宾礁常驻作业,菲律宾多次派船骚扰,但都被中国海警船拦截了。这种"有人驻守的实际控制"模式,同样适用于五方礁。
五方礁为何如此重要?地理位置就是最大的王牌
要理解五方礁的战略价值,首先得了解它的地理特征。五方礁是一个大型环礁,由五方尾、五方南、五方西、五方北和五方头五个较大岛礁组成,礁体平均直径10.5公里,礁盘面积达80平方公里。
这个规模在南沙群岛中算得上"巨无霸"了。更重要的是它的位置——五方礁与菲律宾非法侵占的马欢岛、费信岛距离很近。我们控制了五方礁,就等于在对方眼皮底下插了一个楔子,可以有效监控这两个岛的动向。
从资源角度看,五方礁的价值更是难以估量。它处于礼乐滩盆地边缘,而礼乐滩被誉为"南海波斯湾",石油储量超过8亿吨。
可以说,谁控制了五方礁,谁就掌握了通往这个能源宝库的重要通道。
除了石油资源,五方礁还是南海的优质渔场。这里鱼类资源丰富,对保障我国渔民的正常作业具有重要意义。
有人说,越南和菲律宾都声称对五方礁有主权,那为啥最后是我们拿下了?
道理很简单, 越南虽然嘴上喊得凶,但实际控制力很弱,而且它更希望和菲律宾联手对付中国,所以对五方礁采取了某种程度的"弱化处理",主要停留在口头抗议层面。
菲律宾倒是想动真格的,但实力不允许。两次"搁浅"行动都被我们轻松化解,充分暴露了双方的实力差距。现在的菲律宾,连在仁爱礁维持那艘破船都越来越吃力,更别说在五方礁搞新的动作了。
回顾历史,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轨迹。
1987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中国在南沙群岛建立海洋观察站,我们选择了永暑礁,越南得知消息后开始疯狂抢礁,1988年1月还下达了"坚决不能让中国军力插足进来"的指示。
回想当年,我们在南沙确实不容易。
越南趁着我们刚开始建设永暑礁的时候,疯狂抢占了11个岛礁,而我们因为各种原因只控制了6个。越南的目标很明确:不让中国把岛礁连成片,免得形成太大的影响力。
从当时的结果看,他们确实达到了目的。
但时代不同了。
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实力有限的中国了。美济岛的建成标志着我们在南沙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。
以前我们的几个点比较分散,各自为战,现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护网。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。
什么叫实际控制?不是只有驻军一种模式
很多人对"实际控制"的理解过于狭隘,认为只有驻军才算控制。
这种观点是不对的。真正的实际控制应该包括:常态化巡航、全天候监控、快速处置能力、随时开发建设的能力。
按照这个标准,五方礁早就在我们的实际控制之下了。菲律宾两次"搁浅"都被我们及时发现并处理,说明监控体系是有效的。
美济岛建成后,我们对五方礁周边海域的掌控能力进一步加强,任何异常情况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。
菲律宾媒体也承认,中国渔船只要长期停在某个地方,分批次轮换,就实现了有人驻守的实际控制。这个逻辑完全适用于五方礁。
更重要的是,随着美济岛各项设施的日益完善,我们在南沙东部的整体实力已经今非昔比。别国想在五方礁搞什么小动作?那基本上是痴人说梦。
五方礁在手,南沙东部稳如泰山。
80平方公里的战略要地,见证着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转变。这不是吹牛皮,是摆在那里的铁一般事实。
参考资料:
《参考消息》:"美济礁争夺的幕后真相",2012年4月29日
中新网:"揭秘中国海军驻守南沙岛礁三代高脚屋",2014年2月19日
中国南海研究院:"菲政府、美军及现场冲突,仁爱礁纠纷的三大不规律性",2023年8月14日
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:"南沙群岛科学考察综合报告"